大家好!
这篇是我们每周都会为大家带来的近期热点话题或消息的点评。
有时候能不能赚到钱,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,富人能拿到高收益也正是因为能够获取一手信息、精准抓到周期、及时上车。
所以每周我们都会针对近期的热点新闻,给大家分析、盘点,甚至敏感话题,还在闭门直播中详细展开,细致分析。
本周楼市消息也是接连不断,大消息小消息都有,大消息像央行用18字再定调2024年楼市:“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,引导住房消费合理预期”,于是继PSL之后,设立了1000亿用于支持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工具;
小消息则比较集中于各地“因城施策”.
可以看到的是,今年起超大特大城市也在加速取消落户限制,结合刚刚的大消息,其实也是在表明‘人口城镇化’的新趋势,前两天我也有对此进行详细的解读,想了解的可以点此浏览。
另一方面,南京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3.9%,直接破4字头也意味着更低的贷款成本和更灵活的贷款条件,杠杆的降低在未来一定是利好于入局者的。
当然,杠杆崩塌的背后,也有消费力持续下降的因素。去年12月的CPI、PPI数据显示,虽有收窄趋势,但仍在同比下跌。
房地产的逻辑变了?租房真要成新趋势了。
上周,央行刚联合发布了《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》;这周,就批复了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,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。
8个试点城市分别是天津、成都、青岛、重庆、福州、长春、郑州和济南。
一方面,也推动了楼市去库存、得以提振楼市信心。
大胡子点评:
鼓励企业参与租房市场,还支持银行放贷给住房租赁团体。
我不知道大家看出了什么信号,但至少我是看出了3点信号。
第一个,表面当然是要大力鼓励发展租房市场。
毕竟对于大城市来说,不买商品房,就买保障房,如果连房都不买,至少还是得租房吧。
所以租房市场,也是要支持的。
这只是第一层意思。
第二个,租赁市场,也可以成为放水接水的一个蓄水池。
看看重点:批复了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,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。
搞什么项目都要用钱,租赁市场也是,过去大城市的租赁市场大多数都是以个人为主,市场化为辅的一种方式。
大家到大城市租房,一般就是私人房东,还有就是一些公寓品牌,比如自如、万科泊寓等等。
现在呢,会鼓励更多房企或者市场主体去收购一些房子,商品房、公寓或者是城中村都好,去参与到住房建设。
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去库存,另一方面也是给到最直接的辅助,钱。
大家还记得月初不是有3500亿的psl重启吗,也算是一个信号,就是放水。
还记得去年大家觉得很纳闷,不是说好的m2增速很猛,大放水吗?那也没建物价涨了啊。
因为水没放出来,但今年的做法,显然就是要让水加速出来。
第三个,大批资金进入租房市场,改善了住房条件,你觉得租金不涨吗?
大家感受到房改3.0的加速到来吗?
一边是商品房回归商品市场,不再限制商品房售价,明确房子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过渡。
一边是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,住有所居加速进行。
还有一边支持租赁市场发展,买不起的也可以租。
以后房地产市场注定是一个极度分化的时代,兼顾的财富+公平的方式出现。
这时候还会有一次财富分配的方式,就看多少人看得透,抓得准了。
前几天深圳第一家开市客开市,我不知道有多少深圳人知道,据说一个1999元的草莓熊,瞬间被抢空。
我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,这个世界真的悲喜不相通的,赶着花钱都是要去排队的。
所以去年大家没赚到钱吗,有人没赚到,但也有人赚到。
这个世界,平均工资只决定了房租水平,决定不了房价水平。
很多人到现在还看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啊,很多人都是靠着运气在房产投资中赚到钱,但去年开始大家发现怎么买都不对了。
所以你真的知道房产投资的底层逻辑吗?经过去年的腰斩,你又真的还敢、还懂买房吗?
如果今年真的是房改3.0的关键一年,你又如何把握这一次新的财富分配方式呢?是你抢走别人的财富,还是别人平移了你的财富呢?
超大特大城市加速取消落户限制,人口城镇化要来了?
21世纪经济报道,2024年,户籍制度的改革继续加速。成都自2月20日起将在“8+1”县(市)全面取消落户限制,无锡则全面施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。
2023年起,从中小城市、大城市,再到超大特大城市,我国正在梯次降低落户门槛。
对于另外几个超大特大城市,比如重庆、成都、天津、东莞、武汉、杭州而言,这些城市基本在主城区外放开落户限制,主城区内保持限制条件,体现差别化落户。
大胡子点评:
难道,城市中搞得最大壁垒要开始突破了?
虽然一线城市目前大改的消息没有,但随着人口出生率降低,人口减少,各大城市为了抢人口,一定会有奇招。
放松落户肯定只是第一步,何况放松落户限制,一来可以抢人口,二来也是抢购买力,三来加速楼市去库存,一举三得,何乐而不为呢。
而且就现在的行情来看,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这是趋势问题,更早出招抢人,越拿到有利的先发优势。
所以现在各大城市纷纷出招,算是在情理之中。
以后有一批城市估计是要农村化了,一线城市说房价高情有可原,但随着保障房体系的搭建,一线城市是可以吸引人并且留住人的。
而二线城市呢,又能凭着和一线城市的房价差拥有足够突出的性价比,加上现在又放开落户限制,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,如果够不着一线城市,也完全可以去二线城市。
所以如果越来越多二线城市乃至一线城市开始松动落户政策,那势必就是背刺一大批小城市。
很多小城市的一些中产或者有钱人,会出于未来家庭财富积累,和家庭资产跃升的打算,带着资金杀入一二次线城市。
如果你能提前看明白的,就应该在城市选择上好好分辨了,哪怕你现在买不起四大一线城市,在中国至少也还有26个城市的价值,是撑得住的。
至于是哪些,我文章中就不花篇幅去做解释了。
再有5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,70城多数步入“3时代”。
1月9日,新一线城市中的南京首套房贷利率从LRP-20BP下调至LRP-30BP,即3.9%,从“4”时代进入“3”时代。
除此之外,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,7成以上城市的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来到了“3字头”,且绝大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。
大胡子点评:
之前从东莞开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的时候,我就说过,肯定很多城市跟进。
这不,南京出手了,作为强二线城市,南京这次的动作也算是快的。
最近12月的LPR利率是没有动的,相当于把降低房贷利率的任务放给了地方,压力给到了商业银行。
为此,12月的时候商业银行不是进一步调低了存款利率的降低吗,实际上就是给提前给商业银行减负,流出降低存款利率的空间。
我猜,还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的,毕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,放贷出去更重要。
接下来的这一年,大家买房的利率更多可以做到3字头了,好事一桩,先恭喜今年买房的各位吧。
如果你是刚需,也建议大家把握机会。
上海奉贤取消外地单身限购了!上海正在小步走在松动路上

大胡子点评:
上海还是出手了,昨天奉贤区和青浦区都对购房政策进行调整,即取消单身限购政策,符合条件的非沪籍人才,可在两区内购买1套住房。
以前是必须要家庭才能购买一套房子,现在单身也可以购房了。
这也是继临港新片区、金山区定向放松单身非沪籍人士购房政策之后,上海再对现行楼市政策作出适度调整。
截至目前,上海五大新城,仅剩嘉定、松江的购房政策未做调整。
但我认为,也快了。
上海调整这样的政策,说白了,也是跟进广州,只是更温和而已。
广州的黄埔番禺都不限购了,上海也只是松动了一点点,深圳和北京是暂时按兵不动,但必要时刻,我认为跟进可能性极大。
其实上海为什么动这两个区,理由也很简单:
据中指院数据显示,青浦新城2023年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.9%,出清周期在14个月。
奉贤新城2023年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4.3%,出清周期在7.4个月。
说白了,也是为了给楼市去去库存。
今年楼市的主基调,一定是去库存,和2014年喊出的口号基本是一样的。
所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我们好像又把一些历史重新经历了一样。
2014年喊出的去库存之后,是货币化棚改。
而今年,毫无疑问是房改3.0的组和,上一次的钱,是psl,这一次同样还是psl,钱的来源很明确,去向也很清楚。
过去是之前给钱拆迁,这次玩了一些新花样,比如广州的房票,而且这一次也不是全线拆迁,还是超大和特大城市的特定性红利。
我一直都说楼市是分化的,未来呢,只有大城市,才有房地产。
我们现在基本上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大城市上,因为大城市才能有收益,小城市今年的目的,还是先化债。
去年的1万亿国债,还有特殊再融资债券,更多就是三四线城市的定向救市了。
今年的楼市脉络我认为还是很清晰的,不敢说今年房价要触底反弹了,但至少是黑夜中透出光明了。
今年的直线是救经济,但曲线是楼市。
这是一张明牌,过程中还会搭配点大放水和温和上涨,看得懂的各位,要准备好出手招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