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已经开足马力。
2月22日,郑州市印发《郑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》(以下简称“计划”)。按照计划,今年郑州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7%,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000亿元。其中,郑州将持续提升房地产开发投资,加快推进147个保交楼项目进度,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00亿元。
对于此次郑州提出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00亿元的计划,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,这主要基于稳楼市、低基数、稳定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考虑。
3000亿元要如何实现?
今年,郑州将全力推进1000个省市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事项一季度完成80%以上、6月底前清零、9月底前全部开工,年内投资5000亿元以上;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3000亿元,工业投资1500亿元,基础设施及其他项目投资2200亿元,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、增长15%。
与此同时,计划进一步指出,持续提升房地产开发投资,加快推进147个保交楼项目进度,持续推进郑东新区合村并城祭城北安置区建设工程项目、郑州高新区郭村安置房建设项目等445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,着力抓好355个新建商品住宅项目。
也有接近河南省住建厅的人士对记者表示,该指标过于乐观。“3000亿元意味着需要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,有一定困难。”
与此同时,保交楼仍然是郑州2023年工作计划的重点。根据计划,将加快推进147个保交楼项目进度。
对于如何解决停工烂尾类问题楼盘交付问题,上述计划也作出要求,将继续实行“统借统还、政府回购、项目并购、破产重组”及地产纾困基金“4+1”模式,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级金融支持政策,积极协调提高各项纾困资金拨付效率,加快项目可持续建设,尽快实现有效投资。
按照计划,郑州力争6月底前不动产办证类问题楼盘实现清零,终结性化解率达到100%,年底前涉及7万套住房、2100万平方米的60个国家专项借款保交楼项目交付使用,停工烂尾类问题楼盘交办案件终结性化解大头落地。
“必须要保交楼,否则需求端的购买力将越来越弱。”李宇嘉强调。
需求端提振仍是关键
作为国内率先吹响地产“救市”号角的城市,郑州在《2022年全市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实施方案》中曾明确,将以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关键,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%以上。
但在过去一年,郑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8.7%至2511.27亿元,市场压力严峻。
多位受访人士表示,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暴雷以及诸多项目停工停产、半停工、烂尾,使得这方面对投资的贡献在下降。
郑州当地一名房地产经纪人告诉记者,过去一年,受疫情封控和早期调控政策影响,成交比较困难。另一方面,楼盘停工潮和停贷潮的舆论发酵,也让很多购房人对楼市缺乏信心。“这些或许都是2022年郑州楼市低迷的原因。”
为了纾困房企、提振行业信心,2022年以来郑州先后出台一系列楼市纾困政策,包括率先放开楼市限购限贷、重启棚改房票安置政策、鼓励合理住房需求、鼓励现房销售等政策。
政策加持下,冷清的楼市也曾短暂回暖,但这一波行情并没有延续太久。
杨诚则希望民营房企后续能得到来自政府的帮扶和政策支持,他提到四点:
一是希望改善开发商的融资环境,优化支持尤其是承建城改项目的企业;
二是放宽政策,尤其是资金监管、现金流量、限购、限贷政策,打通最后一公里;
三是加大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投入,让现金流量形成闭环管理,良性循环;
四是拉动消费,尤其是大宗商品的消费,形成流通规模效应,先让钱活起来。